当前位置:首页 -> 诗人作者:>傅玄的生平作品成就

傅玄的生平作品成就

副标题:傅玄  分类:【诗人作者】  关注:0次  分享到:


本文是傅玄生平简介作品成就等内容,主要内容为字休奕魏晋之际,北地泥阳(今陕西耀县东南)人傅玄(217年-278年)魏晋之际思想家字休奕北地泥阳(今陕西耀县东南)人自幼孤贫……等

魏晋之际傅玄简介

傅玄 姓名:傅玄 名号:字休奕
性别民族:男- 朝代:魏晋之际
籍贯:北地泥阳(今陕西耀县东南)人 生卒:217年--278年
评价或成就:
作品:

傅玄(217年-278年)魏晋之际思想家。

字休奕。

北地泥阳(今陕西耀县东南)人。

自幼孤贫。

博学。

善属文,通音律。

曹魏时曾任弘农太守,典农校尉。

西晋,又历任散骑校尉,驸马都尉等职。

曾被封鹑觚男,故又被称为傅鹑觚。

魏末曾任著作郎,参加曹魏一代史书的编写工作。

历弘农太守、典农校尉等职。

司马炎任晋王后,为散骑常侍,职掌谏议。

屡上疏议政,为武帝所赏识。

后累迁司隶校尉,监察京师百官。

性刚直,从不容人之短。

咸宁四年(278)卒,终年62岁。

傅玄一生著述丰富。

《晋书·傅玄传》载:傅玄“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,评断得失,各为区例,名为《傅子》,为内、外、中篇。

凡有四部、六录,合百四十首,数十万言。

并《文集》百余卷,行于世”。

傅玄的著作现大部佚失,仅存《傅子》辑本和《文集》辑本。

傅玄的人学思想主张以礼教兴天下。

认为如果没有礼义之教,人将不如禽兽。

指出人性既有善可因,也有恶可改。

“澄之则淳而清,动之则流而浊”。

所以先王要随而教之。

礼义之教要“兼济其善”,因善教义,因义立礼。

不能只是“束之以法,要之以功”。

主张根据人性“避害从利”的特点,把礼义之教与“利”结合起来。

“利出于礼让即修礼让,利出于力争则任力争”。

主张“习以性成”,强调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。

“正人在侧,德义盈室;鲍肆先入,兰蕙不芳”。

承认经济对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,“家足食,为子则孝。

……天下足食,则仁义之教可不令而行。

”认为兴天下有之大本:一曰君臣以立邦国;二曰父子以定家室;三曰夫妇以别内外。

经国立功要息欲明制。

指出“能通天下之志者,莫大于至公”。

至公能使近者安,远者归,天下信之,因而提出“为政在去私”。

此外,傅玄还主张“计人置官”、“分人授事”、“听言审本”、“观事核实”等等。

其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感和务实性。


(1)人之性如水 傅玄认为,“人之性如水焉,置之圆则圆,置之方则方”。

这个观点表面上看与先秦告子关于人性的理论有相似之处。

告子说:“性犹湍水,决诸东方则东流,决诸西方则西流。

”但告子是以水性说明人性无善无不善,而傅玄则认为人性既“有善可用”,也“有恶可改”。

若无善可用,则教不行;若无恶可改,则不需要礼教。

正因为人既有善端,也有贪得好利之心,所以才要重视礼义教化。

水“澄之则淳而清,动之则流而浊”,人性也是这样。

“先王知中流之易扰乱,故随而教之”。

要“因善教义,因义立礼”。

这样才能“义成而教行”,“礼设而义通”。

如果只看到人性的“贪得乐进”,而不能“兼济其善”,“束之以法,要之以功”,那么即使有“探汤赴火而忘其身者”,也是因好利之心而为之,并非真正为善。

傅玄“人之性如水”的观点主要强调礼义之教的重要性,与告子强调人性无善无不善是有区别的。


(2)习以性成 傅玄认为,人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的习惯会形成一定的性格。

因为人之性如水,“置之圆则圆,置之方则方”。

故环境对人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。

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,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同的品性。

傅玄说:“夫金水无常,方圆应形。

亦有隐括,习以性成。

故近墨者黑。

声和则响清,形正则影直。

正人在侧,德义盈堂。

鲍肆先入,兰蕙不芳”。

因此,必须注意对环境的选择。

孔子曾说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。

“里仁为美。

择不处仁,焉得知”。

傅玄“习以性成”的观点与孔子思想是一致的。

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,看到了后天的染习对人性形成的作用,其中亦包含了人性可变的思想。

故“习以性成”的命题,在中国人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,对后世的影响很大。


(3)为政在去私 傅玄认为,“能通天下之志者,莫大乎至公”。

在傅玄看来,社会政治涉及到广大的人群,要使政治清明,必须得到广大人群的支持,因此“至公”非常重要。

至公则能近者安,远者归,枉直取正,使天下信之。

所以他提出“为政在去私”的主张。

“私不去则公道亡,公道亡则礼教无以立,礼教无以立则刑赏不用情”。

只有去私才能有公心,“有公心则必有公道,有公道则必有公制”。

这就是说,“至公”的内容包括“公心”、“公道”、“公制”。

其中强调了从思想(心)到理论(道),从理论到制度(制)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。

他认为,只有这样才可以正天下。

傅玄说:“能行至公者,莫要乎无忌心”,无忌心则能“进者自尽,而退者不怀疑。

”傅玄“为政在去私”的主张,虽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而提出的,但其中却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和合理性。

尤其是“有公道则必有公制”的思想,接触到社会政治体制、法律制度等国家刑政与“公道”、“公心”的关系,在一定程度上,脱越了传统的道德中心论的影响,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

点击搜索:傅玄相关内容

相关内容